原本對於錐麓古道興趣缺缺,但是爽哥覺得這裡很漂亮,
要我主辦這次活動,雖然興趣缺缺也是硬著頭皮上,
因為帶著老弱婦孺團上錐麓古道可是壓力很大的。
雖然小熊沒來過錐麓古道上網做了功課,總覺得是一個很可怕的行程。
慈母橋登山口→錐麓駐在所→斷崖駐在所→巴達岡→燕子口。
我壓根沒想過大家是否可以走完全程。哈哈哈哈~~
9月17日晚上先來到合流露營區搭帳睡了一晚之後,
清晨5點30分起床,把裝備收一收然後大家去慈母橋前面整裝待發,
威士忌和爽哥一起去燕子口先把一台車丟在燕子口,到時候載著司機們回慈母橋取車。
老弱婦孺團光是整裝待發和吃早餐就花了不少時間,
真不虧是老弱婦孺團。哈哈哈哈~~
這次活動的成員就是小熊.薇妮.欣羽.爽哥.麗華.彥祥.彥龍.威士忌.燕翔.映辰.采辰..共11位。
年紀最小的就是采辰才8歲,所以小熊的心理壓力真的不小。
8點15分把入園申請投入信箱之後,
老弱婦孺團正式踏上了10.3公里的錐麓古道之旅。
剛開始是在荖西溪的溪谷中前進,溪谷中佈滿了大理石,
眾人就在溪谷上爬上爬下,還好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很貼心,
在落差大的石頭上都設有鐵梯,方便大家攀爬。
要不然光在這些石縫中穿梭,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體力了。
突然間看到這個急升坡1公里的告示,腿已經冷了一半,
只能仰頭長嘆,急升~~~~多麼可怕的名詞。
原來所謂的急升坡不過就是我們一般爬山的攻頂的坡度左右,
其實走來還算輕鬆,連小熊都被急升坡給嚇住了,哈哈哈哈~~~
不要問我會不會喘? 當然還是會喘,只是沒想像中的那麼可怕。
急升坡之後就會看到這個小隧道,黑漆漆的,洞內吹來陣陣涼風,
小熊在這裡讓大家休息一下,喝口水喘口氣,也等等落隊的人。
另一頭洞口之外還有大落石,雖然不足以影響行進,
但是看了總覺得危險萬分,證明了這個山區地形相當破碎且脆弱,要格外小心。
繼續上路都是平緩的古道,約有一台鐵牛車那麼寬。
這才像日本人開的古道,哈哈哈哈~~
沒多久又面臨了很長的緩上坡,一路都是都是之字型上坡,走來也是相當的累。
慢慢的小熊的老弱婦孺團慢慢追上前面出發的隊伍。
不知不覺已經陡升了一段很高的高度,立霧溪已經變得很渺小了。
往下一望真的很壯觀,但是總有一種腿軟的感覺。
開始慢慢進入許多峭壁地形,沿途都有架設鋼索,走起來算是相當安全,
小熊告誡大家,移動中不要看風景,要看風景就停下腳步。
如果害怕就拉著鋼索慢慢前進就好。
途中遇到一個辛苦的媽媽,居然把女兒給背上來了,
真的是太神奇了,只能說這個媽媽真是腿力無敵。哈哈哈哈~~
小熊已經覺得自己在帶老弱婦孺團了,沒想到人家帶了更年輕的上山,
只能說他是第一名。我以後也要這樣背著我的小孩爬山。
快樂的步道總是短暫的,很快又遇上了一片坍塌地形,
地勢相當陡峭。往下望就是萬丈深淵的立霧溪谷,
真的是太刺激了,想找刺激的請來錐麓古道找尋。
小熊慢慢的帶領著隊伍通過這個坍塌地,繼續朝著錐麓駐在所前進。
彥祥和彥龍最聰明了,跟在小熊後面就會有照片。哈哈哈哈~~~
小熊要大家在上坡的時候把距離拉大,
以免前方的隊友不小心把石頭踢落,而砸中後面的隊友。
因為除了爽哥在拍照壓隊之外,
其餘的隊友小熊都盡量讓大家相差不遠,
如果有落隊小熊就會在前方讓大家集中之後再出發,
所以不至於有隊友落後太遠。
這小朋友就是8歲的采辰,從小有在操練真的有差,
小熊只能說他的腿力也是相當勇猛的。
錐麓古道的前段山勢就相當壯觀,不難想像到了錐麓大斷層的時候,會有多麼的險峻。
過了坍塌地,一路又是緩上坡,初秋的涼風陣陣清涼,
走起來不會覺得汗流浹背,真的是很舒服的天氣。
經過了許多上上下下的路段,小朋友們都在倒數著里程數,
每走過100公尺,都大聲報數,腳步越走越輕快,
因為隨著數字減少就代表離出口越近了。
11點左右來到錐麓駐在所,很多比我們早出發的山友都在這裡休息吃午餐,
花了2小時45分鐘來到這裡,後面還有5.6公里。
威士忌很失望,他以為這裡會有遊客中心之類的販賣部,可以買個雞腿飯或是冷飲。
由錐麓駐在所通往斷崖駐在所這段路,都相當平緩,沿途都有樹蔭,
真的好像散步,漫步在林間也是一種悠閒。
雖然還沒走到斷崖駐在所,
隱約已經可以看到前方錐麓大斷崖的猙獰面目。
好一個雄偉的錐麓大斷崖。
大約12點10分左右就來到斷崖駐在所,
小熊在此宣佈休息15分鐘,這裡相當涼爽,
大家在這裡休息喝水聊天,看不出來我們這群人是老弱婦孺團,
每個人都還生龍活虎。這回小熊真是擔心太多了。
接著繼續上路,開始進入壯闊的錐麓大斷崖路段,
本路段是錐麓古道的精華所在,
渾然天成的壯闊山景搭配著宣洩而下的峭壁,
真的是讚嘆老天的巧奪天工。
人在大自然面前總是渺小的,整個錐露大斷崖大概有500公尺長,
而錐麓山海拔1667公尺幾乎垂直角度深入立霧溪谷。
錐麓古道當初是日本人為了控制太魯閣族而拓寬的,屬於控制山區的警備道,
所以途中設有錐鹿駐在所和斷崖駐在所來控制原住民出入。
小熊找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點,停下腳步讓小朋友們觀賞一下壯觀的峭壁風光,
並非每段外面都有護索,而中橫公路的燕子口路段就在我們的腳下。
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宛如火材盒小汽車一般。
不過看久了還是雙腳發麻,哈哈哈哈~~
站在鐵橋上,雙腳裸空向下看更是刺激,
找刺激何必花錢,來這裡就對了。
有懼高症的朋友,千萬不要來喔! 哈哈~~
日據時代的建築技術相當老舊,卻能開鑿這樣的古道和山洞,
我只能說: [ 傑克,真的太神奇了。 ]
過了錐鹿大斷崖之後都是陡下坡,小熊的膝蓋又在隱隱作痛,
為了鼓舞小朋友的士氣,他們學起了 [ 新兵日記 ] 中的精神答數,
現在電視的影響力真大,連小學生也知道什麼叫精神答數,
不過只要是能讓大家走得輕鬆點,任何方法都是好方法。
一路下坡之後就來到巴達岡二號橋,下面的溪谷滿漂亮的,
可惜落差太大,小熊懶得走下去拍照。
這種落差應該要帶繩索和攀登工具來了。
沒多久就來到巴達岡社的舊址,小熊此時只想下山喝可樂,
所以沒好好的逛一下巴達岡社舊址就匆匆路過。
最後總算來到錐麓吊橋,到了這裡離出口不到100公尺了,
我們這群老弱婦孺團的總算完成了這趟旅程了。萬歲~~
從8點15分起登到達終點已經是1點30分,大約走了5個小時又15分鐘。
比估計腳程快了一點點,小熊原本估計在3點才能離開山區。
原來就是孩童不宜進入,難怪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收到小熊的申請書,
還回函確認,告知領隊需要注意事項,要確保孩童的安全。
多等了很多天,入園證才發出。
其實錐麓古道沒有想像中的難,如果您有登山經驗應該都可以輕鬆勝任。
當時小熊也被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網站誤導,
以為是多難的挑戰,害得小熊忐忑不安。
只要抱持著一顆平常心來走,應該大家都可以走完全程,
只要您平常有在運動都是可以的。
看了錐麓古道的簡介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以前的合歡越嶺道,
全長145.3公里,要走4天,想到都頭皮發麻了。
從這裡走到霧社去,我覺得原住民真的太利害了,
非我們一般常人能辦到的。
最後通過了錐麓吊橋完成了這趟旅程,
而在出口處等待我們的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,在清點人數,
所以沒有辦理入山證和入園證的朋友們,請勿貿然上山,以免吃到罰單。
放一段薇妮在古道上錄製的音效吧! 讓大家更能深入其境
(請點選開始)
備註: 錐麓古道很熱門,請及早辦理相關證件,總承載管制平日60人,假日96人。
其餘相關旅程路況照片: http://wn6801.pixnet.net/album/set/439998
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園申請: http://permits2.taroko.gov.tw/reports/loading.aspx?keepId=4
警政署入山證申請: http://eli.npa.gov.tw/E7WebO/index02.jsp